海南海大源欢迎您!

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网

知识创造价值  诚信赢得尊重
海大源欢迎您!
66185800  66298600
海大源欢迎您!
知识创造价值 诚信赢得尊重
  
    
2013年11月海南心理咨询师发展心理学重点辅导b
来源: | 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 2013-08-15 | 322 次浏览 | 分享到:
3. 学前期  主动对内疚(4—7岁)

    儿童更多地进行各种运动,更精确地使用语言,想象力更加丰富,这些技能使儿童能够萌发出各种思想、行为和幻想,以及规划未来的前景。儿童检验各种各样的限制,以便哪些是允许做的,哪些是不允许做的。

   如果父母鼓励儿童的独创性行为和想象力,儿童就会形成健康的独创性意识,形成主动性;如果父母讥笑儿童的独创性行为和想象力,儿童就会缺乏自信,并由于缺乏自主性而容易产生内疚感。如果儿童在这个阶段获得的自主性超过内疚,就会形成目的的品质;否则就会形成自卑感。

4. 学龄期  勤奋对自卑(7—12岁)

   儿童学习各种必要的谋生技能以及成为社会生产者所必需的专业技能。学校特别重要,社交技能的习得特别重要。

   儿童如果在这一阶段“体验到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就可以获得勤奋感,即满怀信心地同别人一起为寻求各种劳动职业作准备。

   生活中重要的他人(老师、父母)充满爱意的关注和鼓励,是儿童获得勤奋感的必要条件。

  如果重要的他人(老师、父母、同伴)嘲笑他或对他漠不关心,儿童就不会获得勤奋感,就会产生自卑感,就会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为社会有用的成员丧失信心。

   在这个阶段,儿童如果过分重视他们在工作能力方面的地位,而忽视生活其他重要的方面,也不利于人格的健康成长。

    如果在这个阶段所获得的勤奋感超过自卑感,儿童就会形成能力这一品质。

5. 青年期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这一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发展的过渡阶段。在前四个阶段,儿童懂得了所能担任的各种角色。在这一阶段,儿童必须仔细思考所积累的所有关于自己和社会的知识,最后致力于某种生活策略,如果这样做了,就获得了同一性(identity),就长大成人了。

    但这个阶段是寻求自我同一性的时期,而不是具有同一性的时期。这一阶段是“心理社会的合法延缓期”。

     如果个体在这个阶段获得了积极同一性,个体就会形成忠实的品质。否则就形成不确定性。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自我同一性(ego identity):

       它是“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体未来的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那里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Erikson, 1959,p.118)指个体对自身及自己的生活目标的意识。

  如果没有形成自我同一性,就会导致同一性混乱(identity confusion)或形成消极同一性。

  同一性混乱:是指个体不能正确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角色。

  消极同一性:形成与社会目标相背离的同一性。

方 加

便 我

沟 微

通 信

​​证书信息
  
网站导航
<--这段代码是专属于这个站点的:www.aouee.net 此段代码添加前,请勿添加到其他站点,否则将无法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