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海大源欢迎您!

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网

知识创造价值  诚信赢得尊重
海大源欢迎您!
66185800  66298600
海大源欢迎您!
知识创造价值 诚信赢得尊重
  
    
行为原因的分类: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知识点
来源: | 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 2015-11-09 | 438 次浏览 | 分享到:
 内因与外因

a.内因: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及努力程度等各人特征。如将行为原因归于各人特征,成为内归因。

b.外因:指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遇、他人影响、工作任务难度。如果将 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课程可称之为外归因或情景归因。

c.在许多情境中,行为与事件之发生并非由内因或外因单一因素引起,而兼有二者的影响。这种归因叫做综合归因。

印象管理或整饰

1.印象整饰的概念:亦称印象管理。个体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人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他人印象符合个体期待。

2.印象整饰的作用: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动一种方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印象整饰。

3.印象整饰的策略:

(1)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

(2)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

(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

(4) 投人所好

角色失调

(1)角色冲突:个体在不同条件下往往有不同的地位、身份与角色。如果它们互不相容,出现矛盾,个体在心理上感到的冲突是角色冲突。既有角色间的冲突,也有角色内的冲突

(2)角色不清:个体对其所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或者公众对社会变迁期间出现的新角色认识不清,还未能形成对这一新角色的社会期待,也会造成角色不清。个体在角色不清时往往会产生应激与不满足感。

(3)角色中断:由于各种原因使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中途间断的现象

(4)角色失败:这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

角色扮演过程

(1)角色期待:个体承担某一角色,首先遇到的是他人与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待,即社会公众对其行为方式的要求与期望。如果个体偏离角色期待可能招致他人的异议或反对

(2)角色领悟: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往往是按他人的期待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塑造自己来进行的

(3)角色实践:角色期待与角色领悟的发展是个体实际表现的角色

方 加

便 我

沟 微

通 信

​​证书信息
  
网站导航
<--这段代码是专属于这个站点的:www.aouee.net 此段代码添加前,请勿添加到其他站点,否则将无法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