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项选择题(第86~125题,每题l分,共40分)
86.神经元的组成包括( )。
(A)感受器 (B)轴突 (c)细胞体 (D)胶质细胞
87.巴甫洛夫提出的概念包括( )。
(A)第二信号系统 (B)动力定型 (C)经典条件反射 (D)内驱力
88.关于需要,正确的说法包括( )。
(A)动物也有需要 (B)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
(C)社会需要是习得 (D)动物和人的需要没有区别
89.与动机产生有关的因素包括( )。
(A)需要 (B)诱因 (C)情绪 (D)内驱力
90.关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正确的说法包括( )。
(A)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较高的层次需要才会出现
(B)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得越晚
(C)层次越高的需要力量越强
(D)高层次的需要是生长需要
91.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包括( )。
(A)兴奋型 (B)抑制型 (C)活动型 (D)平衡型
92.沟通的主要功能包括( )。
(A)锻炼思维能力 (B)获取信息 (C)维持心理平衡 (D)交流思想
93.从众行为的原因包括( )。
(A)寻求行为参照 (B)对偏离的恐惧 (C)对自尊的追求 (D)群体凝聚力
94.社会促进现象包括( )。
(A)结伴效应 (B)观众效应 (C)性别助长 (D)社会堕化
95.婚姻的动机主要包括( )。
(A)利他 (B)繁衍 (C)爱情 (D)经济
96.关于说服,正确的说法包括( )。
(A)说服者的吸引力与说服力呈正相关 (B)畏惧情绪一定会增强说服效果
(c)预先警告有利于说服 (D)自尊水平高的人不容易被说服
97.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往往有负面影响,主要的原因包括( )。
(A)责任意识降低 (B)责任分散 (C)社交焦虑
98.幼儿思维的特点包括( )。
(A)具体形象思维 (B)依赖具体内容的逻辑思维
(C)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D)抽象逻辑思维
99.个体发展的两个反抗期的共同点包括( )。
(A)都聚焦于独立自主意识增强 (B)都要求独立人格
(c)都出现成长和发展的超前意识 (D)都要求精神自主
100.一般来说,中年期的人格特点包括( )。
(A)人格特质稳定不变 (B)性别角色日趋整合
(C)内省日趋明显 (D)心理防御机制l3趋成熟
101.人在经历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后可出现( )。
(A)严重心理问题 (B)灾难症候群 (C)急性应激障碍 (D)创伤后应激障碍
102.注意狭窄的症状可见于( )。
(A)激情状态 (B)意识障碍 (C)专注状态 (D)智能障碍
103 PTSD的主要表现包括( )。
(A)创伤性体验反复出现 (B)植物神经过度兴奋
(c)意识障碍、定向障碍 (D)对创伤经历的选择性遗忘
104.许又新教授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包括( )。
(A)发展标准 (B)适应标准 (C)体验标准 (D)操作标准
105.按测验材料的性质分类,可将测验分为( )。
(A)文字测验 (B)智力测验 (C)统觉测验 (D)操作测验
106.常模团体的条件包括( )。
(A)群体构成要明确界定 (B)对群体具有代表性
(C)样本大小要适当 (D)注意保持其传统性
107.信度与效度关系表述为( )。
(A)信度是效度的必要而充分条件 (B)信度受效度制约
(C)信度是效度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D)效度受信度制约
108.一般来说,编制心理测验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
(A)内容 (B)文字 (C)理解 (D)社会敏感性
109.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应是( )。
(A)积极 (B)具体或量化 (C)有效 (D)求助者可接受
110.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提问过多可能产生一些消极作用,包括( )。
(A)把更多的责任转移给求助者 (B)造成求助者的依赖
(C)产生不准确的信息 (D)使求助者产生防卫心理
111.所谓引发心理问题的关键点,其内涵包括( )。
(A)该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持久地存在 (B)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改变其自身性质
(C)该因素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 (D)该因素是多数临床表现的原因
112.心理评估不仅是要求咨询师确定求助者的心理、行为及社会功能方面的问题,还包括( )。
(A)求助者的咨询动机 (B)求助者的心理测验的结果
(C)引发问题的关键点 (D)引发问题的原因
113.自我开放的含义包括咨询师( )。
(A)公开自己的困扰让求助者分担 (B)将自己的经验与求助者分享
(c)把自己对求助者的体验感受告诉求助者 (D)在咨询过程中的自我调节
114.积极关注的临床意义主要在于( )。
(A)有助于建立咨询关系 (B)有利于深化求助者自我认识
(C)有助于产生咨询效果 (D)有利于看清求助者的心理问题
115.在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要帮助求助者达到的领悟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