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海大源欢迎您!

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网

知识创造价值  诚信赢得尊重
海大源欢迎您!
66185800  66298600
海大源欢迎您!
知识创造价值 诚信赢得尊重
  
    
三亚心里咨询师试题中心
来源:海大源心理咨询师 | 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 2014-04-08 | 331 次浏览 | 分享到:
   

1、塔尔德的《模仿律》认为“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A下降律、B几何级效律、C先内后外律)

2、《模仿律》的先内后外律: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总是优于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

3、女性比较容易受暗示

4、爱情--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爱情与喜欢的区别:A依恋、B利他、C亲密。

5、哈特菲尔德认为爱情有:激情爱和伙伴爱两种

6、爱情是一种高级情感.

7、爱情的基本倾向是奉献.

8、婚姻--男女结成夫妻关系的行为,是家庭成立的基础和标志;*婚姻行为决定于婚姻动机,有的学者认为:上古时代,经济第一,繁衍第二,爱情第三;中古时代,繁衍第一,经济第二,爱情第三;现代社会,爱情第一,繁衍第二,经济第三。

9、离婚--因为夫妻心理冲突多因素引发的.

10、家庭--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及收养关系构成的

1 1908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这两本著作标志这社会心理学最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2、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及其所处情境的状况,勒温提出一格著名的公式:B=f(P,E)其中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环境f函数关系。

4、勒温是社会心理学之父;奥尔波特是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

5、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1)价值中立原则(2)系统性原则(3)伦理原则。

6、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1)观察法(2)调查法(3)档案法(档案法的优点是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干扰小,适用于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和时间跨度较长的趋势研究,适用于对历史人物进行研究;缺点是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分析数据的难度也较大。)

8、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9、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再社会化。

10、社会化的基本内容(1)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3)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4)培养社会角色。

1、个体社会化的载体(1)家庭(2)学校(3)大众传播媒介(4)参照群体。

2、社会化的分类(1)语言社会化(2)性别社会化(3)道德社会化(4)政治社会化(爱国意识的发展,培养公民的爱国意识是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爱国意识的发展有三个连续的阶段①国家形象阶段②抽象国家观念阶段③国家组织系统阶段)

3、社会角色的概念: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它是对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

4、社会角色的分类:(1)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2)规定型角色和开放型角色(3)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如银行家、企业家、商人等属于功利型的角色;学者、教授等属于表现型的角色(4)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

5、角色扮演的三个要素(1)角色期待(2)角色领悟(3)角色实践。

6、角色失调有四种形式(1)角色冲突,主要指同一个主体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角色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冲突,如教师既需要权威者的角色,又需要和学生作朋友,这两种角色有时难以协调。(2)角色不清(3)角色中断(4)角色失败。

7、自我的概念:又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橘色的认知。

 8、自我的结构:(1)物质自我(2)心理自我(3)社会自我(4)理想自我(5)反思自我

9、自我概念的功能:(1)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2)解释经验(3)决定期待

10、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生理自我,始于出生8个月左右,3岁左右基本成熟(2)社会自我大致从1314(3)心理自我,这阶段需要10年左右,大约从青春期到成年。

1、身份的特点(1)客观性(2)主观性(3)多重性(4)稳定性(5)契约性。

 2、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自尊的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

3、影响自尊的因素:(1)家庭中的亲子关系(2)行为表现的反馈(3)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4)根据相似性原则正确进行社会比较。

4、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是人将感觉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组合、加工和解释,形成完整印象的过程。

5、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1)认知者的经验,图式的主要作用①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②影响记忆③影响自我知觉④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2)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3)认知者的情绪。

6、印象形成的效应:(1)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概念是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近因效应的概念是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一般来说,熟悉的人,特别是亲密的人之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而不熟悉或者少见的人容易出现首因效应)(2)光环效应(个体对人认识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趋评价认识对象的其他品质这类现象叫光环效应或晕轮效应,它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是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由于它的作用,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变成光圈被夸大,其他优点或缺点也就隐退到光圈背后视而不见了。甚至只要认为某人不错,就赋予其一切好的品质,便认为他所使用过的东西、他要好的朋友、他的家人都很不错)(3)刻板印象(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做刻板印象)

7、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1)加法模式(它指人们形成总体印象时参考的是各种品质的评价分值的总和)个体被肯定评价的特征越多,强度愈大,给人的印象愈好;反之,个体被消极评价的特征越多,强度越大,留给人的印象就越差,也就越难于为他人所接纳)(2)平均模式(3)加权平均模式(4)中心品质模式(一般来说,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

方 加

便 我

沟 微

通 信

​​证书信息
  
网站导航
<--这段代码是专属于这个站点的:www.aouee.net 此段代码添加前,请勿添加到其他站点,否则将无法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