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者也经常问心理治疗师:“大夫,你给我做心理治疗,是吧,你最终想把我治疗成什么样啊?你要把我带到什么地方去啊?”心理治疗师当然是要带领来访者走向心理健康的目标啦。那么,心理健康是怎样的呢?很多心理学家制定了心理健康的标准。在这里,我们只是强调,心理健康,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健康。其“相对性”,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每个人都有心理问题,只是程度的不同。比如,“人类是普遍自卑的动物”。如果一个人一点儿自卑都没有了,要么他是傻瓜,要么他昏迷了,要么他就成了自大狂。当一个人反复说他自己没有任何心理健康问题的时候,他更可能是病得已经很严重了。一种极端的情况就是,精神分裂症病人,越是病得严重,就越是坚持认为他没有精神疾病。
2、心理健康与否,不单纯是由个体自身的心理状况决定的,还决定于他跟环境的关系,即,要看这个人能否适应环境、生存下来,能否积极参与、从事一些建设性的、有社会意义的工作,并从中获得快乐与幸福。一个内心没有安全感的人,可能会想方设法地来增加他的安全感,会追求对生活、对他人的拒绝控制感,由此,他可能会去认真做学问,成为火箭卫星发射专家,在发射卫星前,他会像强迫症那样地成千遍、上万遍地检查是否还有什么未发现的隐患,直到最后火箭发射成功;他也可能会去挣很多钱,成为富豪,他还可以去攫取权利,成为很高级别的行政管理者。这些人,带着他们的心理问题去生活、去工作,也可以在社会上生存并得到快乐。所以,一些成功人士,在某些方面取得巨大成就,我们可以说他们是“心理健康”的,其实也可以说,在他们成功的背后,心理可能是不健康的,他们的个人成功又经常是得益于他们的心理“不健康”。
而正是这些事业上的成功人士,当他们谈恋爱或处理婚姻问题时,就可能会以同样的“绝对权威感”和“绝对控制感”来对待自己的恋人或配偶,他会说:“你看,我是专家,我是富豪,我是领导,我是成功人士,我是正确的,你应该听我的!”当这些人把他们对待工作的成功经验用来处理恋爱或婚姻问题时,其结果就可能是不成功的,这时候我们又可以说他是心理不健康的。